書法家名作軼事賞析1:王羲之的小楷名作《黃庭經》

書法家名作軼事賞析1:王羲之的小楷名作《黃庭經》

【書法家名作軼事】王羲之的小楷名作《黃庭經》

2019年08月23日。文  April 老師  / 日日好小編 / 韓玉青老師

被尊為「書聖」的東晉書法家王羲之(303年 – 361年),出身書法世家,深受父母與伯父家教薰陶,從小便展現對寫字極濃厚的興趣與天賦,而且習字認真,相傳練字練到一個池子裡的水都因為常常拿來洗筆,而黑到直接可以沾來寫字,所以「墨池盡黑」,常被用來形容一個人練字認真。

後來當官,官拜「右軍將軍」,又被人稱為王右軍,由於才華出眾,風格獨特,又喜好交友,故軼事特別多。唐李白有詩《王右軍》曰:「右軍本清真,瀟灑出風塵。山陰過羽客,愛此好鵝賓。掃素寫道經,筆精妙入神。書罷籠鵝去,何曾別主人。」可見中國文人,對於「書法家」這個尊稱,自古有一套相當高層次的定義。

王羲之七歲跟書法家衛鑠學習書法,而青年時期的王羲之,天份加上努力,在家庭栽培下有計畫地鑽研各種書體,並逐漸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書體,這種書體與漢、魏以來質厚樸素的風格十分不同,顯現出妍麗、流暢的韻味,自成一格,後來的人便稱王羲之創出的書體為「王體」。更有「天下第一行書」美譽的代表作《蘭亭集序》震古鑠今。

不過王羲之除了是行書名家,他的楷書師法鍾繇,底蘊深厚,也備受後人推崇,其中《黃庭經》即是王羲之有名的小楷名作。透過這部作品,我們可以從中體會為何學習書法,一般會建議從楷書開始,或同時、或先後學習楷書再學行書,除了跟筆順、架構有關,握筆姿勢是其中訣竅。而從黃庭經這部作品也可看出,楷書也可以寫得端正中帶有柔美,剛直中帶有舒緩,可見寫什麼字體不是最大問題,執筆人的精神質感以及對書道的深刻領悟才是美字關鍵。

道教經典,傳世珍寶

《黃庭經》所述的一些內修養生之術,跟當時道教煉丹之道有關,記錄整理了一些重要養生方術。《黃庭經》不僅被道教尊為重要經典,而且也很受知識分子的歡迎。而王羲之寫的《黃庭經》全文,更是書法界的珍寶。

運筆如鵝頸,舒緩有力、柔中帶剛

王羲之的《黃庭經》又有個俗稱為《換鵝帖》,這部作品的背後更有個有趣的故事:

相傳王羲之愛鵝成癡,除了因鵝的姿態優雅,惹人喜愛,更因為他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,曾觀察鵝的動作姿態而受到啟示,王羲之看到白鵝在順毛、啄食或鳴叫時,細長的脖子俯仰彎曲、伸縮自如,便聯想到書法執筆時食指的姿勢,讓他因而想到:懸腕運筆寫字時,手腕如果能像白鵝的脖子一樣,舒緩有力、柔中帶剛,那麼寫出來的字一定能遒勁優美。

而他看到水中的鵝群划水前進,兩隻鵝掌交替著撥水,就像是均勻撥動、互相配合的船槳,讓他領悟到:運筆時動靜節奏若能像兩隻鵝掌那麼和諧,才能揮灑自如,白鵝生動靈活的姿態令他百看不厭,更是學書的靈感來源。

以字換鵝,以文會友

傳聞歷史上,很多人為了想要王羲之的字跡,無所不用其極。當時山陰玄妙觀的道士,一直很仰慕王羲之的作品,希望能求得他的字但又不相識,知道王羲之喜歡觀鵝,於是精心挑選一群小白鵝,周全細緻的照護,養育的豐美可愛,希望有天能吸引到王羲之的注意,好有機會向他交換求字。

果然,某次外出時,王羲之注意到了這群可愛的小白鵝,行舟靠近觀賞了好一會兒,仍捨不得離開,命人詢問道士如果要這群鵝,代價為何?道士不願賣,但告知若王羲之願意幫他寫一本「黃庭經」,便將白鵝如數送上。王羲之馬上欣然答允,一天之後,用楷體所寫的《黃庭經》就躍然紙上。道士如獲至寶,王羲之離開時還集合了一群徒弟為他送行以示隆重。

回程經過,心滿意足的王羲之為了答謝道士們的熱情,用手仗又在沙岸上一筆寫就了一個大大的「鵝」字,縱如遊龍,橫如風舞,筆力雄健,意態秀拔,讓人讚嘆!道士趕忙派人拿來薄紙與筆墨,跪著將字體描摹出來,現在浙江新昌縣的一間廟宇中,還珍藏著這個鵝字碑。

送賀賓客歸越

《黃庭經》背後的這個故事流傳甚廣,唐朝詩仙李白甚至寫了一首詩,藉此故事盛讚好友賀知章書法的高超絕妙:

鏡湖流水漾清波,狂客歸舟逸興多。

山陰道士如相見,應寫黃庭換白鵝。

書法與人文

歷代文人名家,除了有膾炙人口的書畫作品留傳後世,其中也都有許多小故事,在學習書寫的過程中,除了鑽研名家字體的特色與筆法,更可以透過這些背景故事,了解名家是如何養成、如何練字,如何將書寫融入生活之中。這些文人軼事,幫助我們能在日常裡找到更多與書寫有關的靈感,各方面自我充實的同時,書法的藝術境地才能隨之提高,人生格局也才能達到新的高度和寬度。

現代書寫也是如此,除了作為忙碌生活中的舒壓調劑,也能透過書寫,轉換人生視角,心靈沉澱了眼界也能更清明,在書寫中觀察到隱藏於素日忙碌中,細微精緻的小美好,並從琢磨細節的過程中,獲得新的藝術感受經驗,精神充實,成為生活再出發的養分。

0